未成年人暑期“限玩” 游戲廠商派出防沉迷AI
              2023-07-12 07:34:59 來源:

              今年暑假的“游戲限玩”規定愈發嚴格,62天中未成年玩網絡游戲的總時長將不超過26小時。日前,多家知名游戲廠商集中發布“關于暑期未成年人游戲限玩的通知”,宣示未成年用戶只可以在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的每周五、六、日晚20點至21點之間登錄體驗游戲,并且整個暑假期間每個未成年人玩游戲的總時長將限制在26個小時以內。

              同時,針對未成年人可能冒用成年人賬號等問題,眾多游戲廠商還將強化使用人臉識別驗證進行攔截,并運用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判定疑似未成年賬號,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的用戶將被納入防沉迷監管。


              (資料圖)

              已高考完的未成年人也“限玩”

              網易游戲官方微博日前發布公告稱,7月-8月,未成年玩家可以在每周五、周六、周日的晚上20點-21點體驗游戲。家長朋友們也可以通過“網易家長關愛平臺”,三步查看、管理孩子的游戲情況。

              騰訊游戲發布的2023年暑假未成年人限玩通知,未成年人暑假每周僅能周五、周六、周日20時至21時之間限玩游戲1小時,其余均為禁玩時段。據王者榮耀官網顯示,結合《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2023年暑假期間(7月1日-8月31日),騰訊游戲旗下在中國大陸地區運營的網絡游戲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戲限玩執行如下:每周五、六、日20時至21時之間未成年人可登錄游戲,其余時間均為禁玩時段。

              米哈游成長關愛平臺日前也發布公告稱,為了積極響應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結合2023年7月-8月期間的暑假放假安排,所有米哈游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運營的網絡游戲對未成年人的游戲限玩時間如下:2023年7月-8月期間,未成年人可于每周五、周六、周日的20點至21點之間登錄游戲,其余時間均為禁玩時段。

              為何眾多知名游戲廠商發布的限玩時間都是一樣的?原來,國家新聞出版署曾于2021年8月下發通知,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 20 時至 21 時向未成年人提供 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

              對于不少網友提出的“高考后還要被防沉迷”這一問題,最近某游戲官方也給出了正式回應,簡而言之就是,只要未滿18周歲,即使已經完成了人生大考,依然會被未成年人保護體系納入保護范圍,引得不少未成年的高三畢業生“一片哀嚎”。

              未滿18周歲的高考畢業生玩游戲時碰到各種“艱難險阻”,恰恰說明, 發布《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后,在主管部門、游戲廠商、學校、家長、社會等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游戲防沉迷取得長足進步,沉迷問題進一步扎實解決。

              沉迷網絡游戲與家庭環境相關

              游戲廠商推出的暑期未成年人游戲限玩規定,通過減少游戲時間來降低沉迷可能性,這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其在順應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平衡控制與自由的關系,以及規避成癮等方面仍顯效能不足。

              一方面,盡管采用了賬號驗證和人臉識別等先進技術手段,未成年人仍有可能嘗試使用他人的賬號、虛擬私人網絡(VPN)等數字工具等手段來繞開驗證系統,以獲得更多游戲時間。

              另一方面,限制游戲時間不能教會未成年人如何合理地玩網游。他們更需要全面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其了解游戲的正負面影響,培養自控能力以及發展其他有益的興趣和技能。

              有業內人士表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還與家庭環境密切相關。如果家長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或者缺乏對孩子游戲行為的監督指導、并妥善處理親子關系,那么即使有時間限制和賬號驗證,孩子仍可能不遵守限制。同時,除了限制游戲時間,家庭和社會還需要給未成年人提供替代選項,比如其他類型的健康娛樂活動。

              在“防沉迷新規”落地的兩年時間里,游戲行業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游戲工委在《2022中國游戲產業未成年人保護進展報告》中指出,“未成年人沉迷游戲問題已經基本解決”,新政之下,游戲防沉迷系統已成功覆蓋了九成以上未成年玩家,超過76%的未成年玩家遇到過人臉識別驗證。每周游戲時間在新規規定的3小時以內的未成年人占比已增長至75%以上。

              “限時限量”并不足以解決問題

              隨著數字技術向社會生活的全面滲透,網絡游戲逐漸成為人們消遣娛樂的重要方式。在時間相對寬裕的暑假,《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大型網絡游戲更是受到廣大青少年的熱烈追捧。但過度沉迷于游戲會帶來消極影響。為應對這個問題,眾多游戲廠商近年來紛紛采取了一系列治理行動,并充分運用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等新技術。

              例如,網易游戲就派出24小時無休的AI巡邏員全程監督,守護大家科學、安全游戲。此外,除了人臉識別驗證之外,不少游戲廠商還可以綜合運用多種驗證手段,比如聲紋識別、指紋識別等,以提高驗證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持續改進AI機器學習算法,以減少誤判和漏判的可能性,提升防沉迷監管的效果。

              不過,從治理效能來看,當前側重“限時限量”的治理舉措尚有進一步提升和改善的空間。兩年來,嚴格的防沉迷措施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未成年人的游戲行為,行業開始逐漸從此前的技術圍堵,轉而開發多元解決方案進行疏導,讓未成年人看到手機之外更廣闊的世界。

              未來,伴隨著網絡環境的不斷變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也將面臨新的挑戰。游戲防沉迷工作雖然得到基本解決,但并不意味著全面勝利。未成年人保護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為未成年人提供清朗的網絡空間。

              采寫:新快報記者 陳學東

              支持單位:廣州市天河區軟件和信息產業協會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