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際 > 正文
              【世界聚看點】65%的英國人支持舉行“重返歐盟”公投 專家:歐盟不會允許其“來去自如”
              2023-01-04 15:02:54 來源:

              據英國《獨立報》1日報道,英國民調機構Savanta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在英國脫離歐盟的兩年后,近三分之二的英國人支持就是否重新加入歐盟舉行公投。而反對舉行公投的人數有所下降,目前只占接受調查人數的不到四分之一。

              據報道,調查還發現,當前有54%的受訪者認為英國脫歐是“錯誤的決定”,高于去年的46%。

              有學者認為,這次民調的結果反映出英國民眾把國內這幾年的經濟困難歸咎到脫歐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外英國研究中心研究員丁東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英國目前面臨的經濟問題,讓普通民眾開始懷念過去。但從技術層面分析,歐盟不會允許英國“來去自如”。

              而談及英國首相蘇納克可能的解局之道時,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則向記者表示,蘇納克目前的第一要務是修復保守黨形象,穩住基本盤,經濟問題也只能隨全球經濟大勢而行。

              脫歐“后遺癥”令65%英國人想重返歐盟

              Savanta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當前有65%的英國人認為應該再次舉行公投決定是否重返歐盟,高于去年同期的55%。22%的人認為應該立刻舉行公投,24%的人認為應該在未來5年內舉行公投,而認為“永遠不應該”舉行第二次公投的人數占比從去年的32%降至24%。

              2016年6月23日,英國就“是否脫離歐盟”舉行公民投票,約52%的投票者支持“脫歐”。經過漫長談判,英國在2020年1月完成“脫歐”手續,隨后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從2021年1月1日起,英國退出歐洲單一市場與歐盟關稅同盟。

              《獨立報》報道稱,脫歐以后,英國民眾普遍認為英國的經濟實力、全球影響力以及控制本國邊境的能力都在惡化。

              對于此次民調結果,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認為并不奇怪。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英國2016年的脫歐公投就歷盡艱辛,支持脫歐的人和反對脫歐的人旗鼓相當。疊加脫歐后這幾年來全球新冠疫情、央行加息、俄烏沖突等復雜的國際環境對英國經濟所造成的打擊,更多民眾愿意“重回歐盟”。

              “脫歐后這幾年英國經濟本身在一個過渡期,加上現在國際大環境的掣肘,英國國內貿易、勞動力、資本均受到很大沖擊,導致民生問題顯現。”丁純對記者表示。

              據央視財經近期援引今日俄羅斯網站報道,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歐洲改革中心(CER)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英國留在歐盟,其經濟狀況會比現在好得多。根據這項研究結果,截至2022年6月,英國GDP比沒有脫歐的情況減少了5.5%,估計損失為33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773億元)。研究還顯示,英國目前的投資也比不脫歐減少了11%,貨物貿易下降了7%。

              新華社此前也報道,英國2022年6月發布的一項研究預測顯示,英國脫離歐盟后將淪為更加封閉的經濟體,生產力和國民薪資可能長期受損,到2030年,上班族人均每年將少賺470英鎊(約合577美元)。

              “英國脫歐后,經濟上顯得勢單力孤,損失了包括統一大市場等等這些便利經濟條件,相比于英國對于歐盟,歐盟對于英國來說理論上肯定更重要。”丁純對記者說道。

              談及英國再次入盟的可行性,上外英國研究中心研究員丁東漢認為,英國目前面臨的經濟問題,讓普通民眾開始懷念過去。“但從歐盟自身威信上,不可能允許英國‘來去自如’。”

              對此,丁純對記者解釋稱,對于歐盟而言,其自身也面臨諸如俄烏沖突、能源危機等問題,英國入局后并不能解決當下矛盾。與此同時,英國脫歐也不光有弊端。他認為,對于歐盟來說,英國是個財政凈貢獻國,脫歐后英國每年也減輕了一些財政壓力,再者,英國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脫歐后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和自由度增加了。所以,雙方對英國重新加入歐盟的興趣應該都不大。

              解經濟困局,蘇納克恐“無計可施”

              目前,嚴峻的國內經濟形勢是擺在英國首相蘇納克面前的一道考驗。

              上周,英國商會呼吁蘇納克政府重新審視如何改善英國與歐盟的貿易。

              有跡象表明,就連一些當初持脫離歐盟立場的人士也開始感到沮喪。英國前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大臣喬治·尤斯蒂斯近期批評了英國脫歐后與澳大利亞達成的貿易協議,稱該協議“付出太多,回報太少”。

              英國《金融時報》3日援引英國主要經濟學家的話稱,與其他G7國家相比,英國在2023年將面臨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報道稱,經濟學家估計,已經開始下降的英國GDP將在2023年繼續下降。根據Consensus Economics公司數據,英國2023年GDP將下降1%。而與此同時,美國GDP將增長0.25%。

              當被問及蘇納克政府的解決之道時,丁東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蘇納克暫時也“無計可施”。他解釋稱,英國經濟困難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加息、俄烏沖突等一系列全球宏觀事件所導致的物價高漲,這對以服務業為主的英國經濟沖擊巨大。

              “脫歐后英國雖喊著”全球英國“的口號,但行動上完全追隨美國。英國想翻身必須把大宗商品價格打下來,但美國不幫忙,蘇納克自己是做不到的。”丁東漢進一步對記者分析稱。

              反對黨工黨領先保守黨約20個百分點(紅色為工黨,藍色為保守黨) 圖片來源:Savanta UK推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民調機構Savanta在上個月公布的一份民調數據顯示,在最新的議會席位選舉民調中,反對黨工黨領先執政的保守黨約20個百分點。英國政界普遍認為,由于連續下野了兩名首相,尤其是蘇納克的前任特拉斯在短短七周任期內使英鎊崩潰并擾亂了債券市場后,保守黨形象在2022年受到了嚴重損害。

              “保守黨這幾屆糟糕執政給本屆政府并沒有留太多余地了。蘇納克現在難有大的作為,所以對于他而言,或許穩住保守黨在下一次下議院選舉時的基本盤才是第一要務。”丁純評論稱。“而對于經濟問題,只能在全球經濟局勢好轉后,隨全球經濟大勢而行。”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zN_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