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際 > 正文
              2023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前海)論壇在前海舉行
              2023-07-30 21:45:50 來源:

              2023年7月29-30日,由中國—東盟中心、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大學大灣區—東盟研究中心、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聯合主辦的“2023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前海)論壇”在中國深圳前海萬豪酒店舉辦。來自中國-東盟中心、東盟十國政府及駐華外交機構官員、商會會長、智庫和企業代表等150余外賓,及廣東省、深圳市政府領導、大灣區商會會長、智庫專家、企業家、新聞媒體等350余人,共同探討在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確立的新型外交關系下,粵港澳大灣區與東盟在科技創新與數字經濟合作領域的角色定位及推進路徑。

              形成“1+4+N”會議論壇矩陣


              (相關資料圖)

              本次活動形成“1+4+N”的會議論壇矩陣,推動商會、智庫、企業等民間機構在國際交往合作中搭建新平臺,構建新機制,探索新模式,此次論壇充分凸顯了民間性、多元性與廣泛性。活動分論壇包括區域合作論壇、智庫合作論壇、產業合作論壇、商會會長論壇。

              在區域合作論壇中,大灣區城市領導與東盟各國高層領導從世界經貿格局的宏觀鏡像,鳥瞰中國與東盟在科技與產業合作方面的趨勢、前景與路徑。在智庫合作論壇中,智庫機構從中國與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理論內涵、決策基礎、輿論引導等維度進行交流。在產業合作論壇中,企業家則注重灣區與東盟在5G、電子信息、大數據、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鏈的協作延伸,創新鏈的聚力突破,構建與東盟各國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在商會會長論壇中,各商會會長就大灣區與東盟合作平臺與機制建設深入交流,旨在充分激發與釋放商協會在建立信息樞紐、整合多方資源、構建合作機制、協調經貿爭端等領域的獨特優勢,優化提升平臺功能。四個分論壇可延展出N個細分行業、獨立區域合作、針對性課題及專業化功能的探討與交流,利于在大框架下落地、實施具體項目,形成專向性成果。

              “1+4+N”論壇矩陣在于貫徹建設一條中國東盟互聯互通的“廣深高速”的初衷。政、產、學、社各界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力量,以創新驅動為支點,產業合作為導向,共同推動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發展,這是本次論壇的廣度。聚焦科技創新與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探討以建設中國東盟數字共同體的互利共贏之路,是本次論壇希望抵達的深度。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在數字經濟領域先行者、示范者效應,推動東盟各國從農業、紡織業等傳統產業逐漸轉向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附加值更高的產業領域,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共同發展,是本次論壇企望的高度。有重點、有步驟、有計劃地加快合作,創造模式,結出成果,是本次論壇創造的速度。

              發布一個倡議,成立兩大聯盟,凝聚三大共識

              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聯合倡議發布,大灣區-東盟國際商會聯盟與中國-東盟智庫合作伙伴舉行成立儀式,倡議發布與聯盟成立為大灣區與東盟在科技創新、產業合作、人才交流、文化互動等領域有組織、有平臺、有計劃、有重點地深入廣泛合作確立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推進計劃。

              在此次論壇上,各方達成三大共識:

              一是,聚“信心力”成行穩態勢。對中國與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充滿信心,堅定決心,做好中國與東盟“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先鋒隊。

              二是,創“平臺力”成致遠氣勢。前海、深圳、大灣區和東盟國家共同打造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前海論壇這一區域合作論壇品牌,共同分享前海論壇的品牌效應,推動信息流、人流、物流、資金流在城市與區域間的往來流動,推動灣區與東盟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走向更深層次的融合。

              三是,蓄“行動力”成有為趨勢。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真說實干,方能篤行不殆。此次論壇取得了實質性的豐碩成果,共6家灣區商會企業與東盟達成投資合作協議,簽訂投資意向金額35億人民幣,推動雙邊貿易額 70億人民幣。務實的合作成果,為未來持續深入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注入了強大的信心。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