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美歐日央行的下一步棋
              2023-06-20 08:31:04 來源:

              在評估經濟環境后,上周,美歐日央行分別作出了貨幣政策選擇。


              (資料圖)

              在連續10次累計500個基點的強勁加息后,美聯儲打破了自己在加息上的強烈執念,跳過了6月加息,維持當前聯邦基準利率5%至5.25%的目標區間不變。這是美聯儲自去年3月開啟加息周期后首次按下“暫停鍵”,向全球投資者發出強有力的信號,即發達經濟體當前的貨幣緊縮周期已經接近尾聲。

              相對于美聯儲的“按兵不動”,歐洲央行繼續“高歌猛進”,宣布再度加息25個基點,將借貸成本上調至22年來最高水平,主要再融資利率、邊際借貸利率和存款機制利率將分別提高至4.00%、4.25%和3.50%,存款利率創下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并為進一步加息敞開了大門。

              在全球的注視下,日本央行則宣布,繼續維持超寬松貨幣政策,維持短期利率負0.1%不變,允許長期利率波動幅度維持在正負0.5%的極低水平。日本央行稱,如有必要將毫不猶豫加碼寬松,將繼續大規模購買債券,繼續以固定利率買入國債,并在必要時靈活增加債券購買量。

              在各國央行進行加息抉擇時,2%的通脹目標是一個重要指標。盯住通脹目標,作為央行采取的一種非常靈活的貨幣政策框架,在增強貨幣政策透明度和可靠性的同時,也為央行提供了政策彈性。理論上,最優通脹率應為負或零,但基于政策現實的考量,在通脹目標制的貨幣政策框架下,兼顧就業、增長等目標,各國都設定了大于零的通脹目標。

              當下歐美通脹仍遠高于2%的目標,這也導致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高度關注通貨膨脹風險。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半年度《全球經濟展望》中,在上調2023年全球經濟預期的同時,更著重強調了美聯儲加息和歐美銀行業危機對發展中經濟體造成的危害和帶來的風險。

              實際上,美聯儲從2022年3月開始加息,當時基準利率處于接近零的水平。在6月暫停加息前,美聯儲已在加息道路上“狂飆”至16年來最高水平,對經濟增長的抑制作用明顯,且已經有跡象表明美國經濟正在降溫,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美聯儲激進加息還給銀行業帶來震蕩,且金融系統在大幅加息以及硅谷銀行事件后面臨巨大壓力。在銀行業危機尚未“翻篇”的困境下,美聯儲目前仍暗示有下一步加息計劃,根本原因在于當前通脹水平依然明顯高于其2%的長期目標。

              對歐洲央行來說,歐元區6.1%的通脹率仍然高得無法接受,而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通脹的“腳步”也沒有放緩的跡象。盡管自去年7月以來,歐洲央行連續8次提高利率應對通脹的計劃正在產生一些效果,但效果顯然還不夠明顯,歐洲央行暫時沒有停下加息腳步的打算。對于未來的貨幣政策,歐洲央行在聲明中強調,管理委員會未來的決定將確保歐洲央行的關鍵利率達到足夠限制性的水平,以實現通脹及時回歸2%的中期目標,并將在必要時保持在這一水平。

              相比于歐美央行,自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上任以來的兩個月里,日元匯率已大幅下跌,但他目前并不急于通過加息來支撐日元。在他參加的兩次貨幣政策會議上,日本央行都決定維持超低利率不變,堅持寬松政策立場。相比通脹攀升,日本央行反而擔心通脹降至太低水平并抵觸央行將通脹率推高至2%目標水平的努力。

              綜上所述,從當前情況來看,全球經濟衰退陰霾不散。基于各自面對通脹、就業、經濟預期的現實挑戰,美歐日央行貨幣政策未來“分化”的趨勢或將延續。

              (文章來源:金融時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