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際 > 正文
              美聯儲無懼金融風險繼續加息 亞太股市“淡定”反彈-當前信息
              2023-03-23 16:44:54 來源:

              3月的美聯儲議息可謂是最吊人胃口的一次會議。最終,通脹風險的優先級仍高于局部金融穩定風險,美聯儲不僅加息25BP,而且繼續縮表,終極利率預測仍箭指5.1%(并未較局部銀行業危機前有所改變),且2023年無望降息。

              于是,美股大跌。不過,日經225指數、韓國Kospi指數、港股、A股波瀾不驚,3月23日午盤,香港恒生指數漲近0.8%,上證綜指微跌0.1%,二者下午持續走強,基本消化了此前的海外風險事件沖擊。由于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立場有所軟化,美元跳水,人民幣大漲近500點。

              終極利率不變、降息無望


              (相關資料圖)

              早前,由于硅谷銀行破產、瑞信被收購,市場一度預期美聯儲會暫停加息,例如高盛3月就一反預期地預測會暫停,野村甚至喊出降息。然而,美聯儲此次仍加息25BP,符合市場預期。

              此外,美聯儲表示會繼續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QT)。“點陣圖”顯示(18名委員中的8人)今年年底前利率將達到5.1%,與去年12月時的預期相同,這暗示未來至少還有1次加息。在金融穩定風險出現前,高盛預計美聯儲將在5月、6月、7月分別加息1次。經濟展望方面,上調了今年的通脹預期同時下調了全年GDP增速。

              在新聞發布會中,鮑威爾“面面俱到”,既談到了銀行體系對實體經濟的潛在影響,又重申了加息抗通脹的決心。目前市場普遍認為加息周期已接近尾聲。5月(可能是最后一次)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61%。但FOMC與會者不認為今年會降息,但預期明年降息3次。

              “其實如果美聯儲此次降息也不一定是利好,因為高通脹、GDP和就業又都不錯,而且銀行業風險只是局部的,此時降息說明美聯儲可能看到了我們看不到的風險。”某公募基金美元QD產品的投資經理對記者表示。

              某華爾街投行資深業務主管馮磊(Mitch)此前對記者稱,“美聯儲腹背受敵,高通脹把它的手腳束縛住了。寬松的門檻很高。”他表示,硅谷銀行規模相對小,大銀行受到危機后的嚴格監管而相對安全,每年都要經歷嚴格的壓力測試,目前不存在系統性風險。

              不過,近兩周的銀行業風波令美國的金融環境迅速收緊,本質上已經起到了加息作用,“因此美聯儲的態度比起上次會議要溫和不少。會議聲明中刪除了‘持續加息(復數)’的措辭,取而代之的是更為模糊的‘額外的政策收緊’。”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Jerry Chen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鮑威爾還反駁了市場對于“QE重啟”的觀點。他強調,近期資產負債表上升與貨幣政策無關。

              第一財經本周初就報道,市場認為美聯儲重啟QE的解讀是錯誤的。在硅谷銀行倒閉之后,美聯儲的一系列救助操作之后,資產負債表規模擴至8.64萬億美元,其中貸款余額在過去一周累計增加了3000億美元。“但是這些貸款資金到期仍需要歸還,而且不會給實體增加新的信用投放,這并不是‘QE’。目前,抗通脹仍然是美聯儲的頭號任務,二手車、住房等指標又開始有抬頭的跡象,美國的通脹如果不能連續3個月降至5%以下,很難考慮降息。”資深全球宏觀交易員袁玉瑋對記者稱。

              摩根士丹利并不認為美股觸底。該機構認為,過去一周發生的事件意味著信貸可用性正在減少,影響到了廣泛的經濟領域,這可能是最終使市場參與者相信盈利預期過高的催化劑。換句話說,股票風險溢價(ERP)過低(即買股票相較于買債券所獲得的風險溢價補償不足)。

              亞太股市淡定、人民幣走升

              隨著加息周期臨近尾聲,強美元或告一段落。截至北京時間3月23日13:00,美元指數報101.7,較3月初接近105的水平大幅回落。人民幣對美元報6.8309,當日大漲近500點。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中、外資行交易員認為,此次議息結果并不重要。后期不管是鷹派還是鴿派,美國整個緊縮周期已進入尾聲。

              “按照歷史規律,美聯儲未來停止加息后,美元指數仍有望在高位維持一段時間震蕩,之后隨著其他經濟體經濟的逐步復蘇,美元即開始走弱。”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方面對記者表示。

              無獨有偶,安本(Abrdn)認為,銀行系統問題導致美聯儲、英國央行、日本央行及加拿大央行等通過美元互換額度提供美元流動性。 “隨著系統中的美元流動性增加、美國經濟增長即將放緩以及美聯儲即將暫停加息,我們預計美元將走軟。”

              多數機構認為今年無需擔心人民幣,共識預測在6.4-6.8不等。某大行外匯專家朱延樺對記者表示,“2月各方數據都非常不錯,體現出了疫后重啟、穩健復蘇的態勢。2月單月的GDP增速很可能在5.5%附近。如果3月能延續2月的表現,則一季度我國的經濟增速或將介于4-4.5%之間,也將夯實2023 年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盤。”

              人民幣對美元年初升值幅度很大,最高接近6.7,他稱,“我們的模型也給出了‘非常高估’的評定。隨著此前一波回撤,目前回到‘高估’區間。但模型測算結果的高估不代表人民幣必然還會回撤,人民幣的漲跌更多的是被動驅動屬性, 需要等一些外部條件配合。”有觀點認為,若地緣政治波動趨于緩和,目前的“高估”的狀況會慢慢自動消解。此外,今年出口下滑將如何發展也值得關注。

              23日下午1時30左右,亞太股市恒生科技指數漲幅擴大至3%,恒生指數漲1.4%,上證綜指亦轉漲。

              近期,AI領域利好持續,谷歌推出Bard, 英偉達提供算力支持,比爾蓋茨盛贊人工智能,稱“是我一生中唯二的革命性技術進步”。在一系列技術落地背景下,市場越來越認可Al的前景。 映射到A股層面,活躍板塊也集中,是A股投資者偏好的投資領域。在Al領域,云計算、數據中心、大數據等數宇經濟概念強勢拉升。此外,隨著經濟復蘇持續,順周期主題亦持續受到關注。

              但值得關注的是,年內美聯儲還有6次議息會議,利率越早見頂,整體不確定性越小,對年內各類資產的配置也或能提供更好的指引。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