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際 > 正文
              【環球財經】2022年12月新加坡采購經理指數下降至49.1
              2023-01-05 10:01:33 來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金融分析公司標普全球(S&P Global)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12月新加坡采購經理指數(S&P Global Singapore PMI)從11月的56.2下降至49.1,2020年11月以后首次跌破50點枯榮線。

              這表明,新加坡私營經濟在連續24個月處于擴張狀態后,又陷入了萎縮,但萎縮程度不大。

              標普全球發布的新加坡采購經理指數是基于對大約400家新加坡私營企業的月度問卷調查結果匯編而成的。該指數是一項反映綜合經濟表現的單一數字指標,綜合新增訂單、產出、用工、供應商交貨時間和采購庫存等分項指標計算得出。新加坡PMI超過50點,說明該國私營經濟擴張;低于50點,則說明該國私營經濟萎縮。

              報告稱,去年12月,需求疲軟導致新加坡私營企業減少了產出,并減少了采購活動,放慢了增加用工的步伐。由于需求下降,供應商交貨時間不再延長,同時銷售價格通脹率也有所降低。另外,新加坡私營經濟的整體商業信心仍然低迷。

              具體來說,12月,需求增長乏力和疫情中斷導致商業活動減少,新加坡私營經濟小幅萎縮,受影響最大的行業是消費者服務業。實際上,由于成本上升和經濟狀況惡化等一系列因素,去年12月對新加坡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出現了小幅下降。尤其是成本上升和全球經濟疲軟影響了新加坡私營經濟的海外需求。

              受此影響,新加坡私營企業以一年多來最大的幅度減少了采購活動,這導致了采購品庫存的下降。企業表示,由于擔心未來幾個月的需求情況,它們不愿持有過多的投入品。與此同時,供應和人力短缺讓企業的積壓工作量繼續增加,企業也增加了用工,但需求疲軟導致積壓工作量和用工的增長都明顯放緩。

              在價格方面,由于采購成本和工資上漲,2022年12月新加坡私營企業面對的投入成本通脹率有所擴大。原材料、運輸和能源等一系列投入品價格上漲加劇了企業面對的成本壓力,而利率和貨幣轉換成本上升又讓這一壓力更進一步上升。不過,工資上漲的幅度在12月有所下降。另外,盡管投入成本上升,但產出價格的通脹率卻有所下降。新加坡私營企業雖然在12月繼續與客戶分擔成本負擔,但卻放緩了加價速度,以避免進一步侵蝕需求。

              最后,新加坡私營經濟的整體情緒在12月仍保持積極。因為企業仍然樂觀地認為,未來12個月的產出將有所改善。不過,企業信心指數雖然比11月有小幅上升,但仍處于低迷狀態,這是因為企業對成本上升和衰退風險等問題的擔憂揮之不去。

              標普全球經濟學家潘婧怡表示,新加坡私營經濟在2022年最后一個月出現惡化。困擾許多亞洲經濟體的需求惡化問題也同樣對新加坡造成了一些困擾。需求低迷不僅影響了企業積累投入品和增加用工的意愿,還將定價權從企業手中轉移了出去。此外,雖然12月新加坡私營經濟的商業信心有所改善,但目前仍然處于低迷水平。這表明,未來幾個月新加坡私營經濟可能仍然增長乏力。標普全球市場情報預測,新加坡的GDP在2023年將增長2.8%。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