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假唱、假演奏 演出市場監管升級
              2023-04-27 07:37:46 來源:

              來源:北京商報網 作者:盧揚 韓昕媛

              在各類演出大量增加,演出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之際,個別演出活動發生的現場安全事故、部分熱門演出存在的“黃牛”炒票等問題,影響了演出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為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規范演出市場秩序,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規范演出市場秩序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指出,切實規范演出票務市場秩序,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營業性演出門票數量,不得低于核準觀眾數量的70%;加強營業性演出活動現場監管,重點查處擅自變更演出內容、假唱、假演奏、演出內容含有禁止情形等問題。

              遏制“黃牛”炒票


              【資料圖】

              經典劇目接連上演、名家明星輪番登臺、演出現場座無虛席、線下觀演一票難求……演出市場強勁復蘇,呈現欣欣向榮景象的同時,背后所展現的經濟價值也讓破壞市場良性發展的“攪局者”伺機而動。

              周杰倫、五月天、薛之謙等歌手的演唱會在開票即售罄的狀況之下,引來大批自稱“內部人員”“資深票務”的“黃牛”爭相開售。

              某“黃牛”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所謂的“內部票”,除了常規的門票,還有嘉賓預留票,通過主辦方和票務平臺內部人員手中獲得。而北京商報記者也調查發現,“黃牛”市場中還存在利用軟件技術囤票再翻倍出售,或是干脆以買票為幌子,實則涉嫌詐騙的亂象。

              對此,《通知》指出,切實規范演出票務市場秩序。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將社會關注度高、票務供需緊張的營業性演出作為重點監管對象,提前進行研判。督促演出舉辦單位、演出票務經營單位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營業性演出門票數量,不得低于核準觀眾數量的70%。

              對在票務經營中發現有炒票問題或可能造成不良影響的,應當及時約談演出舉辦單位和演出票務經營單位,督促整改。要聯合屬地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依法打擊“黃牛”炒票、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嚴查營業性演出活動

              針對包括演唱會、音樂節在內的營業性演出市場,《通知》指出,加強營業性演出市場執法辦案。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要加強對違法違規營業性演出活動的查處,嚴查未經許可擅自從事營業性演出經營活動、擅自舉辦營業性演出活動、未經批準出售演出門票等行為。

              加強營業性演出活動現場監管,重點查處擅自變更演出內容、假唱、假演奏、演出內容含有禁止情形等問題。密切關注熱門營業性演出活動票務經營情況,查處演出經紀機構未履行應盡義務等違規經營行為。及時公布營業性演出市場執法典型案例,加強普法宣傳教育,震懾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此外,《通知》強調,演出舉辦單位是演出市場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督促演出舉辦單位對演出內容、票務經營、演員組織、現場管理等進行全流程把控,積極配合做好行業監管。特別是對從事雜技表演等危險性較高的演出項目,要督促演出舉辦單位做好演員和現場觀眾的安全防護,為演員購買相關安全保險,做好現場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演出行業分析人士黎新宇指出,演出市場的長期良性發展,需要從業者持續貢獻優質作品,也需要有底線的市場環境。《通知》的發布,著重強調了演出市場秩序與高質量發展的聯系,將進一步引導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有關文藝表演團體、演出經紀機構、票務平臺要積極響應,共同促進市場繁榮有序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韓昕媛

              延伸閱讀

              速讀《關于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規范演出市場秩序的通知》

              隨著“五一”假期的臨近,演出市場也在持續升溫。演出市場加快恢復,各類演出活動大量增加,在繁榮文化市場的同時,個別演出活動發生現場安全事故、部分熱門演出存在“黃牛”炒票等問題,影響演出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對此,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規范演出市場秩序的通知》,從七個方面進行全面部署。

              首先是嚴格執行演出市場主體準入制度。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按照《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依法對文藝表演團體、演出經紀機構實施行政許可,依法對演出場所經營單位進行備案,認真審核相關資質條件,全面納入行業監管。

              同時要全面加強演出活動審批管理。將屬于營業性演出范圍的農村集鎮演出、流動性演出納入審批管理,嚴格審核演出舉辦單位的《營業性演出許可證》《演出場所備案證明》等資質文件,統一審批要求,做好內容監管。對不符合法定審批要求的,堅決不予批準。

              在持續做好演出場所監管方面,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定期對演出場所進行檢查,核查場所的消防安全設施檢查記錄、安全保衛工作方案和滅火、應急疏散預案等材料。對進入演出現場的觀眾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或者管制器具進入演出現場。

              此外還要重點加強大型演出活動現場監管。對臨時搭建舞臺、看臺的演唱會、音樂節等大型演出活動,要做好演出現場監管,查驗演出舉辦單位的演出批準文件及相關手續,核驗演員信息及演出節目內容,嚴禁擅自變更演員及演出內容,嚴禁假唱、假演奏等違法違規行為。

              文化和旅游部要求要切實規范演出票務市場秩序。演出舉辦單位、演出票務經營單位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營業性演出門票數量,不得低于核準觀眾數量的70%。依法打擊“黃牛”炒票、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同時壓實演出舉辦單位主體責任。特別是對從事雜技表演等危險性較高的演出項目,要督促演出舉辦單位做好演員和現場觀眾的安全防護,為演員購買相關安全保險,做好現場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加強營業性演出市場執法辦案,嚴查未經許可擅自從事營業性演出經營活動、擅自舉辦營業性演出活動、未經批準出售演出門票等行為。加強營業性演出活動現場監管,重點查處擅自變更演出內容、假唱、假演奏、演出內容含有禁止情形等問題。

              北京商報綜合整理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