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社會 > 正文
              【改作風 提效能 促發展·安徽在行動】老支書巧解煩心事
              2023-05-15 05:33:54 來源:


              (相關資料圖)

              “沒有您出面調解,我和老伴養老的事,恐怕到現在還沒著落呢。”近日,在天長市千秋街道的“老支書調解室”,居民胡大爺握著調解員孫學忠的手,一個勁兒地感謝道。

              孫學忠是該市園林社區原黨支部書記,退休后繼續發揮余熱,在街道專職做起了調解工作。前不久,正是在他的幫助下,胡大爺老兩口和子女的矛盾才得以妥善化解。

              原來,胡大爺育有三兒二女,但在贍養老人的問題上,幾個兒女卻沒一個愿帶頭承擔責任。無奈之下,胡大爺來街道找到孫學忠,希望他幫忙調解家庭矛盾。“別著急,我去和他們溝通。”孫學忠當場表示,愿意去做子女的工作。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化解胡大爺的家事紛爭,孫學忠可沒少做工作。他一趟趟上門聯系,摸清了每個子女的態度和意見,并語重心長勸說他們:“父母養你們小,你們就得養他們老。不養父母的名聲傳出去,今后咋做人?”最后,在孫學忠的組織下,兄妹五人召開家庭會議,最終商定了共同贍養老人的方案。

              化解矛盾糾紛,老支書作用大。在天長市,還有不少像孫學忠這樣的“老支書調解員”。2020年,天長市聘請了52名村、社區退休老書記,在16個鎮、街道成立由2名至3名老支書組成的“老支書調解室”,以鎮、街道群工辦為場所,專門調處解決群眾間的矛盾糾紛。

              “老支書社會公益心強,群眾基礎好、威望高,又熟悉政策法規,請他們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群眾更信服。”天長市信訪局局長潘志安介紹,截至目前,該市“老支書調解室”共解決1100余件矛盾糾紛,為推進社會矛盾糾紛源頭治理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天長市萬壽鎮,老支書調解員王春生還主動亮出了“身份牌”。在該鎮萬壽社區的多個小區,一進小區大門,就能看到“如遇矛盾糾紛請找調解員王春生”的牌子,牌子上寫著王春生的聯系方式。“小區就是我的矛盾調解責任區,亮起牌子,大伙兒有啥鬧心事隨時就能找到我。”王春生認真地說。

              萬壽社區黨支部書記李玉龍介紹,以前社區出現矛盾糾紛,居民習慣到鎮里或市里上訪。“自從鎮里成立‘老支書調解室’,并且主動向居民亮出調解員身份牌,大家有啥事都愿意找調解員幫忙,上訪人次大幅下降。”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總結優化‘老支書調解室’經驗做法,完善調解室建設運營機制,確保群眾‘訪有地、問有答、事有辦’,助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鎮街’。”潘志安說。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