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社會 > 正文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江淮記者走基層】社區里的“微幸福”:世界觀速訊
              2022-12-10 15:30:49 來源: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安徽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用一項項暖民心的舉措,為群眾幸福加碼,今天,讓我們跟隨走基層記者一起來到合肥市包河區,感受那里的民生幸福溫度。


              (相關資料圖)

              一大早,合肥市包河區青年小區的市民牛翠霞就來到了家門口的九華山路菜市場。

              記者:打算買點什么?

              合肥市民 牛翠霞:買點娃娃菜、土豆,天冷了嘛,回頭搞個火鍋。我從小在這個地方生活長大的,都30多年了,以前提到青年社區九華山路菜市場,給人印象就是臟亂差……

              一個有著20多年歷史的老菜市,服務著周圍半徑3公里近8萬群眾,軟硬件設施條件卻跟不上,一場事關百姓“舌尖上的幸福”的改造迫在眉睫。

              合肥市包河區包公街道社區建設部 部長 王鈺

              圍繞菜市改造,我們進行了前期調研,借助市里實施的,城區菜市改造升級三年工作計劃,把它作為我們的重點工作和為民辦實事事項,切實解決群眾的菜籃子問題。

              確認了改造計劃,但怎么改,改成什么樣?社區又請來專業的設計公司和居民代表一起商議改造細節,周邊常住居民消費需求、交通情況、停車場配套,一項項問題都被提上議程。去年八月,經過改造、煥然一新的九華山路菜市場正式亮相,5000平方米,600多個攤位,不僅分區有序、干凈明亮,還通過智慧系統,對菜價、農殘檢測、產品溯源等進行了統一規范管理,菜市場變得聰明又有溫度。

              合肥市民 管女士

              這市場搞得很好,管理得也很好,很干凈,幾乎天天都來,很方便。

              合肥市民 牛翠霞

              現在來這邊買菜我們是買得舒心,吃得也更放心了。這樣的暖民心行動才是真真切切解決我們老百姓最實際生活的問題。

              當牛翠霞在干凈明亮的菜市里采購著一日三餐的新鮮食材時,包河區萬年埠街道的居民盛嘉寶剛把4歲多的兒子送到家門口的幼兒園。今年,幼兒園不僅增加了300多個學位,還開設了2個延時晚班,為盛嘉寶這樣雙職工父母減輕了不少壓力。

              合肥市民 盛嘉寶

              以前4點半左右就一定要把孩子接走,然后有延時服務以后,時間很充裕,這個服務很好,確實做到了孩子開心、家長安心這樣的一個效果。

              記者:我們看現在小朋友的活動也挺豐富的。

              合肥市啟明星幼教集團金斗路幼兒園 園長 檀晶晶

              對,是的。我們園內的課程是結合五大領域,延時托晚班的課程有繪本閱讀、創意美術、室內的建構、戶外的體智能、體育游戲和自主游戲活動。

              圍繞百姓菜籃子、幼兒教育這些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年以來,包河區各級民生財政資金累計投入約4.85億元,穩步推進15項民生實事,用一項項“微幸福”構建民生大發展。

              合肥市包河區發改委 副主任 張森森

              持續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扣暖民心行動的項目服務點建設,著力提升暖民心行動服務質量,完善服務體系,讓群眾從生活小事的各個方面更多地感受到黨委政府的暖心舉措。

              群眾幸福,就是我們的心之所向。合肥市包河區聚焦群眾微幸福,把居民關切的小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到實處,以小切口做實為民服務大民生,讓每一位居民感受到身邊實實在在的變化,讓每一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走進現實。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