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社會 > 正文
              環球觀點:加快提升農村助餐服務水平
              2022-11-15 05:30:32 來源:


              (資料圖)

              近年來,一些城市社區辦起老年餐桌、老年食堂,取得不錯效果。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開展養老助餐服務面臨一些困難。一方面,農村人口整體上居住相對分散,不利于集中供餐;另一方面,農村資金相對有限,辦起老年食堂后,實現可持續發展更為不易。需創新舉措,推動農村地區助餐服務發展。

              合理規劃助餐服務設施建設。實踐中,由于部分農村地區地域廣闊、人口分散,很難做到村村都有老年食堂。要堅持因地制宜、多元利用的原則,合理規劃助餐服務設施選址布局,可采取“1+N”模式即1家老年食堂輻射N個助餐服務點,提升助餐服務覆蓋面。老年食堂可優先在人口聚集、交通便利的村中心,助餐點可利用村內閑置民房、校舍等,方便老年人就近就便吃上“暖心飯”。同時,可結合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建設,補齊站點助餐服務功能,讓現有資源發揮出更大作用。

              加強助餐服務資金保障。農村養老助餐服務和城市養老助餐服務一樣,并不是養老的兜底性保障,而是一種普惠性服務。聚合多方資源,用好財政資金、分配好村集體資金、吸納社會資金,才能促進助餐服務持續發展。要建立多元籌資渠道,采取“個人出一點、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慈善捐一點、志愿做一點”,保障農村老年食堂“辦長久、不斷頓”。通過優惠補貼、稅費減免等政策,對參與助餐服務的機構予以支持。充分發揮慈善力量,建立慈善捐助資金,鼓勵村內企業、鄉賢、愛心人士等對助餐服務捐贈,拓展資金來源。

              做好農村助餐服務,離不開一支愛老、敬老、助老的隊伍。在合肥市長豐縣義井鎮徐巷社區助餐點,食堂廚師由村內婦女擔任,經相關部門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送餐員由黨員志愿者擔任,在送餐的同時,可以和老人們話話家常,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這啟示我們,在農村開展養老助餐服務,要注重發揮黨員骨干帶頭作用,以責任崗位帶動志愿服務,推動形成積極參與的氛圍。建立健全愛心志愿服務制度,成立愛心助餐服務隊,吸引、吸納村內黨員干部、留守婦女、低齡老人等參與到助餐服務當中,凝聚發展動力。

              農村養老助餐服務,不只是“一頓飯”的事,牽扯到養老服務大局。要持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地惠民生、暖民心,讓老年人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關鍵詞: 服務水平
              責任編輯:zN_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