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金融 > 正文
              馬上評|在“試探”和“認錯”間橫跳,黃金會員到底應不應該包含高清投屏服務-世界速遞
              2023-02-24 17:40:25 來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片)

              在經歷了長達一個月因限制會員高清投屏引起的輿論風波后,愛奇藝最終還是低頭了。2月20日,愛奇藝VIP會員官方微博發布《關于愛奇藝會員服務優化情況說明》,宣布為2023年2月20日仍處于訂閱狀態的愛奇藝黃金VIP會員恢復720P和1080P清晰度的投屏服務。單月卡/季卡/年卡會員可使用至本次訂單結束;連續包月/包季/包年會員,如后續不斷訂,可持續使用。

              早在1月11日,愛奇藝突然宣布將黃金VIP會員的投屏清晰度上限調整為480P,用戶如果想要投屏清晰度更高的視頻,則需要充值級別更高的會員。消息一出便引起大量用戶不滿,被吐槽“吃相難看”,相關話題在微博閱讀量高達4.7億,還有用戶一紙訴訟將其告至法院,甚至驚動了上海市消保委出面“點名批評”。

              筆者以為,客觀來說,雖然視頻網站對自家平臺上的會員權益做出調整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上,一方面應該提前向用戶盡告知義務并給與一定緩沖時間;另外也應該平衡好商業效益和消費者體驗兩者之間的關系,為真正存在價值差異化的內容設定階梯價格,并把最終選擇權交給消費者。

              朝令夕改,“一刀切”的投屏收費不可取

              愛奇藝限制投屏爭議事件始于今年1月中旬,當時有不少用戶陸續發現,自己作為愛奇藝的“黃金VIP”會員無法享用高清投屏功能了,清晰度最高只能選480P。其中一位廣東律師認為自身權益受損,還在1月14日向北京互聯網法院起訴了愛奇藝。

              在他看來,自己作為連續包年會員,續費時簽訂的合同里并未對投屏清晰度做出限制,平臺有調整收費的權利,但這種權利不應該溯及既往。

              雖說目前該案件還沒有開庭審理,但已有多位律師出來解讀,對于愛奇藝限制投屏清晰度是否構成侵權,關鍵在于會員協議的生效時間。

              從愛奇藝官網可知,《愛奇藝會員服務協議》最新一版的更新時間為2022年11月9日。而在第四大項“會員權益及額外付費相關”中,第一條提到“因不同類型的VIP會員適用的設備終端不同,各會員類型可享受的會員權益不可跨終端使用,如,您開通了黃金VIP會員,則您所享受的所有會員權益可在電腦/手機/Pad端使用,電視端以及投屏不可使用。”

              愛奇藝會員服務協議。截圖來源:愛奇藝官網。

              上海申倫律師事務所夏海龍律師在社交平臺上解讀道:“如果這一條款是在原告購買會員時便已存在,則愛奇藝實際沒有違約,原告訴求不會得到支持。如果用戶是在購買會員后愛奇藝單方變更條款、減少用戶權益,就要看法院如何認定合同中愛奇藝單方變更條款的效力。

              不過,App運營方與用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卻是長期存在的,相對于App運營方的產品團隊、法務團隊而言,單個用戶在信息方面明顯處于弱勢地位,很難在剛開始接觸App時對近萬字的用戶協議進行充分的理解,并且對于一些專業術語和可能后續損害自身利益的條款也很難在事前發現,因此產品方作為強勢一方單方面變更條款侵害用戶權益的事件也經常發生。

              在筆者看來,雖然根據用戶協議,App運營方可能存在更改用戶條款的權益,但是對于一些涉及核心用戶權益的條款,應該在用戶協議中進行特別提示,同時在變更相關條款之前,也應該通過郵件、或者應用內浮窗等方式對用戶進行提前告知,對于付費用戶要留有權益變更的緩沖時間,切忌“一刀切”類的功能調整,不僅容易損害用戶對品牌的好感度,甚至容易引起法律糾紛。

              體驗為王,切忌“自嗨式”價格歧視

              愛奇藝通過對投屏清晰度限制進行差異化收費,也屬于一種價格歧視行為,雖然從經濟角度價格歧視有助于實現商品的最大效益,但對于愛奇藝這類面向C端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企業來說,用戶對品牌的偏好和忠誠度實則是更重要的企業資產,對于企業長期營收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雖然企業面臨營收壓力,但是絕不能以犧牲用戶體驗為代價過度追求短期利益。

              用戶購買愛奇藝的會員,沖的就是視頻網站的內容和服務,投屏服務作為移動端用戶日常的使用場景,使用頻率是非常高的。如果針對投屏清晰度二次收費,勢必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上海市消保委就指出,消費者付了錢,在手機上看還是投屏看都是消費者的權利。平臺在APP內限制消費者投屏的做法不合理,想用這種方法加收費用更不厚道。視頻平臺更無權不當獲取手機權限干涉消費者采用第三方APP或者連線等方式投屏。

              其實不止愛奇藝,國內中長視頻平臺都面臨著一定營收焦慮,通過限制投屏收費、通過超前點播等二次會員收費現象也時有出現,但筆者認為,平臺提高盈利不應該從現有用戶身上層層加碼收費,而是應該通過提供更多優質的內容和服務來提升用戶體驗,例如愛奇藝的《迷霧劇場》、以及開年火爆全網的電視劇《狂飆》都是能夠撬動用戶付費意愿的優質內容,另外也可以結合VR等技術打造新的觀看體驗,而不是從分辨率上下功夫,這些都都有助于打造真正具有差異化體驗的產品包,而后再將階梯會員服務產品包的選擇權利交給用戶,才能夠在長期推動中場視頻平臺會員總量和客單價的提升。

              中長視頻平臺追求經濟效益無可厚非,但也要兼顧好用戶的消費體驗,如何在效益和體驗、短期和長期、節流和創新之間取得平衡,是值得思考的,希望企業能將更多的心思放在產品和服務上,而不是關注在如何收割用戶,竭澤而漁。(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平臺無關)

              責任編輯:zN_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