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將迎來大規模上車的關鍵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達通鮑君威預測,2022 年全行業激光雷達的上車量將達到 12 萬臺,2023 年將繼續飆升至 40-50 萬臺,2024 年將達到 100 萬臺。
今年以來,國內已有近 20 余款搭載激光雷達的新車型推出,小鵬、蔚來等新勢力車企的持續助攻,讓激光雷達找到了新突破口,激光雷達在車端的應用不再是自動駕駛專屬品。
法國Yole咨詢公司報告顯示,中國激光雷達供應市場份額占到了全球50%水平。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激光雷達應用市場和供給市場,國內廠商無不搶灘量產上車。
12 月 22 日,曾在工業、大交通領域深耕的北醒也開始進入汽車領域,發布了首款面向汽車的激光雷達“AD2”,且計劃于 2023 年實現量產。
業內首款 512 線激光雷達來了
在北醒新品暨戰略發布會上,北醒 CEO 李遠發布了北醒 512 線車規級激光雷達——AD2。據李遠介紹,這不僅是北醒首款車載激光雷達產品,也是行業首款 512 線的高性能激光主雷達,意味著中國車載激光雷達領域正式進入了業界領先的“512時代”。
那么,這款先行產品的性能表現如何?
先看一組基本參數:
最大量程:在 10% 反射率下,有效探測距離為 200 米;最小量程<0.5m;視場角最大可以達到 120*25.6°;分辨率為 0.05*0.05。可以看到,相比目前業內常用的64線、128 線激光雷達,512 線可探測的距離明顯更遠,且更為清晰。
需要說明的是,所謂的 64 線、128 線、512 線是根據激光雷達激光線束劃分,激光線束在豎直方向沿不同角度發出,經水平方向掃描實現對目標區域三維輪廓探測。線束越多,分辨率就越高,激光點云密度就越大,對目標物的探測識別也就越清晰,從而獲取更精確的探測結果。
李遠舉了一個現實中應用的例子,當車輛以 100km/h 行駛過程時,一個 22cm 小目標物(平放的輪胎高度)出現在路面中央。常規情況下,從發現目標物到剎停的極限安全剎車距離至少需要 70m。以目前的 128 線激光雷達產品來說,相應情況下其對小目標的有效探測識別距離只有 31.5 米。
相反, 512 線激光雷達垂直分辨率能夠達到 0.05°,可以使有效探測識別距離提高至 126 米,給汽車爭取到額外的安全距離,相當于給智能駕駛系統爭取到額外的 2.1 秒的時間進行系統的決策、規劃與控制。
在李遠看來,這能夠在感知層面上為智能駕駛用戶留出足夠的觀察與響應時間,以提升智能駕駛的安全性。
512 線產品量產難度有多大?
目前業內還尚未普及 512 線技術,在李遠看來,這不僅關乎商業戰略和路線布局,而且與 512 線技術門檻相關。
不僅如此,產品研發僅是生產的一部分,實現量產才是產品周期的完成,量產作為激光雷達走向應用的重要閘口,是廠商在研發設計初期就必須進行考量的關鍵要素。
“如果采用傳統機械式激光雷達的做法來實現 512 線的分辨率,就需要縱向地堆疊光源和接收器,并且收發間的相對位置精度需要控制在微米級以下,以目前的技術和制造水平很難突破成本、體積、散熱、可量產性等諸多方面的限制。”李遠說道。
而如果采用光學掃描替代器件堆疊的方式來實現 512 線的分辨率,要做到0.05°的掃描精度,那么光學掃描的角度精度就需要控制在萬分之一以內,即要求電機每秒鐘轉動近百圈,同時每圈的偏差還要小于秒針轉動的 120 分之一以內, 這同樣是一個非常大的技術挑戰。
無論是何種方式,都對光學設計、掃描精度、信號處理、自動化校準裝調等方面提出考驗。
為了實現 512 線技術, 北醒通過采用半導體激光器和傳感器陣列收發技術,以及自有專利的創新激光器驅動電路和接收信號處理電路,由此提升信號的動態范圍和信噪比,加之高精度的控制系統和自研光學系統,支持靈活配置的掃描模式及掃描軌跡的同時,也可以適配全自動裝配流水線并最終實現量產。
此外,為了讓 AD2 能夠平衡性能與成本之間的矛盾,使得商業化量產成為可能。北醒通過自研的雙軸高精掃描技術和雙電機控制算法,不僅實現了 0.05° 的高精度掃描,還通過設計迭代成功的將電機控制電路的尺寸縮小一半,使得成本節約 40%。
在實際量產上,北醒并未像圖達通、禾賽等產商一樣自建產線,而是選擇與電子制造服務商 Jabil 達成量產合作,前者負責產品研發設計,后者負責后端生產。
按照規劃,AD2 將于 2023 年實現量產交付,主要面向造車新勢力、傳統車廠、無人駕駛方案商三大群體。
據李遠在發采訪中透露,目前 AD2 已獲多個車型的定點,定點總數 18 萬臺。“主雷達已有一家車企定點,為新造車勢力,輔雷達也已獲得多家定點,多是傳統車廠”,不過出于保密義務,李遠并未透露具體車企。
車載激光雷達將迎來黃金增長期
不難看出,北醒進入車載激光雷達領域其實是有備而來。
北醒之前在工業、大交通領域的布局和技術積累,曾量產 600 線高線數工規級混合固態激光雷達,用于軌道交通領域。截至目前,北醒的激光雷達相關專利數量已位居全球前列,其中專利申請公開 413 項,專利授權 200 項。
如今,北醒開始進入汽車這一競爭激烈的角逐場,不難想見北醒的野心。畢竟,沒有廠商愿意錯過車載激光雷達這一千億市場。
事實上,不僅是北醒,國內其它激光雷達廠商也在加速產品布局,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有 40 多家激光雷達生產企業,競爭態勢越發激烈。而放眼海外市場,原本跑在行業前列的國外激光雷達廠商卻陷入合并、退市、倒閉的漩渦之中。
歸于這一“冰火兩重天”的境況,李遠認為,這是行業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過程。“行業需要經歷一個泡沫的破滅期,要把泡沫擠掉,跑通商業邏輯,才能進入黃金增長期。”
同時,李遠也認為,這對國內廠商來說是一個發展的好時機。“這意味著有很多資源釋放出來,能夠提升業界的競價能力,對國內廠商來說,這是獲得訂單、融資、招募人才的好時機。”
誰能率先拿下車企的訂單,實現產品交付量產,將成為勝負的關鍵。競爭的序幕才剛剛拉開,盡管北醒已經發布了目前業內最高線束的車載激光雷達產品,但并不意味著已經取得勝利。
“512 線產品是一個節點,而非終點。”李遠說道,“激光雷達的線數絕不是到 512 線就停了,后面還在卷,這不是一兩年能卷完的。”
對激光雷達產商而言,更大的難關和挑戰,可能還在后頭。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作者 | 肖漫,編輯 | 張敏)

-
都市情感懸疑劇《不期而至》熱播 彭冠英和蔡文靜二度合作由《陽光之下》原班人馬打造的都市情感懸疑劇《不期而至》正在優酷熱播。劇集將懸疑與都市情感相結合,彭冠英和蔡文靜二度合...
-
現實題材劇《風吹半夏》周日首播 趙麗穎歐豪李光潔聯手搞事業現實題材劇《風吹半夏》將于周日(27日)首播,劇集聚焦鋼鐵行業,趙麗穎、歐豪、李光潔將聯手搞事業。之前,作家阿耐的小說被...
-
《會畫少年的天空》:60位青年畫家將首次被推至熒屏國內首檔聚焦美術領域的綜藝《會畫少年的天空》于11月25日起每周五晚播出。60位青年畫家將首次被推至熒屏前,由來自不同領域...
-
紀錄片《風味人間4·谷物星球》24日開播 探究食物與人的共同聯結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4·谷物星球》24日開播。本季節目跨越山海,回歸食材本源,細述人類食物的基礎——谷物,在一粒粒種...
-
吳亦凡公開宣判: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 附加驅逐出境是真的嗎?吳亦凡案一審宣判,服刑完再被驅逐出境是真的嗎?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官方(11月25日)消息,2022年11月25日上午,朝陽法院一審...
-
都市情感懸疑劇《不期而至》熱播 彭冠英和蔡文靜二度合作
2022-12-01 20:33:05
-
現實題材劇《風吹半夏》周日首播 趙麗穎歐豪李光潔聯手搞事業
2022-12-01 20:31:29
-
《會畫少年的天空》:60位青年畫家將首次被推至熒屏
2022-12-01 20:29:48
-
紀錄片《風味人間4·谷物星球》24日開播 探究食物與人的共同聯結
2022-12-01 20:26:13
-
吳亦凡公開宣判: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 附加驅逐出境是真的嗎?
2022-11-25 16: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