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際 > 正文
              防疫物資出口“白名單”制度終止 但海外市場已經今非昔比
              2023-08-29 16:31:38 來源:

              8月29日,據商務部官網,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調整防疫物資出口質量監管措施的公告,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商務部停止確認取得國外標準認證或注冊的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清單工作,市場監管總局停止提供國內市場查處的非醫用口罩質量不合格產品和企業清單工作。

              海關不再以上述清單作為相關產品出口驗放的依據。相關出口企業無需再申請進入“取得國外標準認證或注冊的醫療物資生產企業清單”或“取得國外標準認證或注冊的非醫用口罩生產企業清單”,報關時無需再提供“出口方和進口方共同聲明”或“出口醫療物資聲明”。

              公告顯示,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藥監局2020年第5號公告(《關于有序開展防疫物資出口的公告》)及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2020年第12號公告(《關于進一步加強防疫物資出口質量監管的公告》)同時廢止。有關防疫物資出口企業要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符合相關標準要求,自覺維護中國產品國際聲譽。


              (資料圖片)

              也就是說,持續了三年多的防疫物資出口白名單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8月29日,一位體外診斷行業供貨商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該公告并非是國內防疫物資管控放松。實際上,國內疫情相關物資的出口也一直沒受限,此文件出臺的前因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不少企業看到海外市場的商機導致大量出口的防疫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多部門就聯合出臺相關公告為確保出國內口產品的質量,規范市場操作。

              他認為,現在國家的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管理階段,上述公告減少不必要的通關流程。相關企業的出口也會因此更為便利。

              防疫物資出口白名單制度始于2020年上半年,在當時,由于海外疫情發展迅速,包括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等防疫物資突然迎來了巨大的海外市場需求。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出口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出口企業魚龍混雜等情況,個別出口產品因質量問題在海外引發輿論,給整個中國醫藥產業帶來聲譽上的損害。

              像深圳易瑞生物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于2020年3月被西班牙多個大型醫院退貨。對此,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澄清稱:中國政府和阿里巴巴等企業機構捐贈給西班牙的物資中,并不包含易瑞生物的產品、中國商務部之前曾向西班牙提供符合資格認證的供應商名單中并不包含易瑞生物、易瑞生物也并未獲得國家藥監局的官方銷售許可。

              知名上市公司萬孚生物和麗珠集團的新冠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也曾因質量不達標遭“吐槽”。據《北京晚報》2020年4月綜合商務部網站、《人民日報海外版》消息,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向中國商務部反映萬孚生物和麗珠集團出口的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的測試評估結果與該公司承諾的優良表現不符,要求各邦停止使用這些試劑并予以退貨。

              據《21世紀商業評論》報道,從事外貿出口業務的行業人士就描述,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爆發,在這時間段內,國內新冠病毒檢測出口的中間商參差不齊,價格混亂,無論試劑盒有沒有出口資質,都敢做,有些中間商連抗體和核酸檢測盒都分不清。

              隨后,商務部等多部門連續發布有序開展醫療物資的出口和加強防疫物資出口質量監管相關公告,對產品存在質量問題的企業暫停出口。2020年3月31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藥監局出臺2020年第5號公告——關于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2020年4月25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三部門再出臺第12號公告——關于進一步加強防疫物資出口質量監管的公告。(即前述的調整公告。)

              商務部還專門成立了醫療物資商業出口工作機制辦公室,協調各部門,不僅嚴格監管出口質量,而且打擊假冒偽劣、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不法行為。此外,在打擊出口產品質量問題的同時,商務部還建立了動態性“白名單”制度,要求出口企業必須持有“雙證”。即,國內NMPA和海外(歐盟CE或美國FDA EUA),僅持有海外單證不能對外出口。

              從相關規定也可看出,此次調整,對于原本就有境內持證的相關大公司影響不大,因其本就可以出口防疫物資,反倒是一些此前未能在國內獲證的企業與產品,再次獲得了出口資質。

              不過,三年時間過去,防疫物資出口的“紅利”消失已是不爭的事實。像以出口一次性醫療防護產品為主的上市公司榮尚醫療。在6月,國內上市公司榮尚醫療已因訂單不足,無法達到全廠線開工條件而停工。

              榮尚醫療自己也表示,在海外市場,特別是在2020年短時間內,各國大量采購一次性醫療防護產品,僅僅手術衣、隔離衣、口罩、防護服據行業內統計,海外的庫存需要2-3年才能消化。

              此外,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2023年上半年簡報,由于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貿易投資放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等風險上升,外需減弱對我醫藥出口的直接影響仍在持續,需求不足,訂單下降是當前出口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

              疫苗、檢測試劑等防疫物資出口下降對醫藥出口影響依然明顯,但在逐步減弱,其中,生化藥(含人用疫苗)出口降幅從一季度的下降47.66%,下降至二季度的29.16%,醫療器械(含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等)出口降幅從一季度44.53%下降至二季度的11.7%。

              醫療器械類產品出口占我國醫藥外貿市場的43.54%。其中,一次性耗材出口額45.26億美元,同比下降5.6%,進口額20.16億美元,同比下降12.59%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