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下調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 美國政府債務負擔將繼續加重
              2023-08-04 08:27:15 來源:

              盡管在今年6月時美國國會兩黨就債務上限問題達成一致,但美國債務問題并沒有從根源上得到解決。美國債務壓力以及財政風險依然存在。根據今年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的《2023年財政責任法案》,暫緩美國債務上限生效至2025年初,并對2024財年和2025財年的聯邦政府開支作出限制。同時這也意味著,從理論上說,美國政府下一次的債務上限危機或將在一年后再次來臨。

              今年7月底,美國白宮預算管理局(OMB)下調了2023年美國財政赤字預測,將預算赤字預測修正為1.543萬億美元,比3月時的預測減少了260億美元。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仍在進一步加重,債務“灰犀牛”正在到來。6月15日,美國聯邦政府公共債務總額突破32萬億美元大關,比此前預測的提早9年,債務總額上升至約32.039萬億美元。而截至7月31日,美國公共債務總額已經進一步上升至32.608萬億美元。

              當地時間8月1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宣布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從“AAA”下調至“AA+”,取消“負面觀察”評級,并賦予“穩定展望”評級。下調評級的主要理由是,預計美國未來3年的財政惡化、高企且不斷增長的一般政府債務負擔,以及在過去20年里,相對于評級為“AA”和“AAA”的同類國家治理水平的下降。


              【資料圖】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美國相關評級遭遇下調。2011年,美國民主和共和兩黨在提高債務上限問題上拉扯不斷,最終導致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下調至“AA+”。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遭遇主權信用降級,金融市場也因此劇烈波動。

              對于惠譽下調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的行動,美國財政部長耶倫隨即進行反駁。“我強烈反對惠譽評級的決定。”耶倫在聲明中表示,惠譽評級的調整是武斷的,而且是基于過時的數據。

              事實上,今年5月,惠譽就已經因為美國政府的債務問題而對美國評級作出過調整。5月24日,惠譽宣布,由于美國黨派之爭阻礙國會兩黨就解決債務上限問題達成協議,已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惠譽認為兩黨最終會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一致,但不能及時達成一致的風險正在增加。不能在截止日期前就債務上限達成協議將是一個負面信號,表明美國的整體治理和及時履行債務意愿不太可能與“AAA”評級相符。

              此次下調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的聲明,惠譽也強調了美國政府債務問題所存在的風險。該聲明指出,惠譽預計,到2023年,美國一般政府赤字占GDP的比例將從2022年的3.7%升至6.3%,這反映出聯邦收入的周期性減弱、新的支出計劃和更高的利息負擔。此外,預計州和地方政府今年的總體赤字將占GDP的0.6%,而2022年則實現財政盈余占GDP的0.2%。根據《財政責任法案》的規定,削減非國防可自由支配開支(占聯邦總支出的15%)對中期財政前景的改善并不大,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數據,到2033年累計節省1.5萬億美元(占GDP的3.9%)。

              另外,美國的一般政府債務預計也將繼續上升。“預計在預測期內,美國一般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將上升,到2025年將達到118.4%。美國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是AAA評級中值39.3%和AA評級中值44.7%的2.5倍以上。惠譽的長期預測是,美國債務/GDP將進一步上升,這將增加美國財政狀況應對未來經濟沖擊的脆弱性。”聲明指出。

              美國圣路易斯聯儲表示,債務的激增已使美國季度利息支付額達到近1萬億美元。另外,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最新的長期預算展望,到2053年,美國公共債務占國內GDP的比例將從98%升至181%。

              而美國知名智庫卡托研究所研究人員則表示,面對不斷增長的聯邦債務,推遲負責任的財政改革會導致經濟和美國的衰落。高企且不斷上升的美國聯邦債務導致私人投資受到抑制,收入減少,突發財政危機的風險加大。

              “在未來10年,利率上升和債務存量增加將增加利息服務負擔,而人口老齡化和醫療成本上升將增加在財政政策改革的情況下對老年人的支出。CBO預計,到2033年,利息成本將翻一番,達到美國GDP的3.6%。另外,CBO預計,到2033年,社會保障基金將耗盡。根據現行法律,醫院保險信托基金將在2035年耗盡,除非及時實施糾正措施,否則將對財政軌跡構成額外的挑戰。此外,2017年的減稅措施將于2025年到期,但像過去一樣,可能會有政治壓力使這些措施永久化,從而導致更高的赤字預測。”惠譽表示。

              (文章來源:金融時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