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與IMF達成協議,有望獲得75億美元,專家稱該國經濟形勢明年或好轉
              2023-07-31 09:35:08 來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28日發布的消息稱,阿根廷當局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工作人員已就阿根廷30個月延長基金安排(EFF)下的第五次和第六次合并審查達成工作人員級協議。

              該協議取決于繼續執行商定的政策行動,并得到IMF執董會的批準。IMF執董會預計將于8月下半月召開會議。在完成第五和第六次審查后,阿根廷將獲得約75億美元。

              阿根廷與IMF達成協議


              (相關資料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28日發布的消息稱,阿根廷當局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工作人員就一攬子政策和更新的宏觀經濟框架達成了工作人員級別的協議。

              雙方討論的重點聚焦在重建外匯儲備和加強財政秩序。財政政策方面,阿根廷2023年基本財政赤字目標維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1.9%不變。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在今年下半年進一步收緊財政立場。外匯儲備方面,阿根廷需要到2023年年末累計積累約10億美元的凈國際儲備目標,而今年3月設定的目標為80億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一份聲明中稱,自3月31日完成第四次審查以來,由于干旱的影響大于預期,阿根廷的經濟形勢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這對出口和財政收入產生了重大影響。還有一些政策的疏漏和延誤,導致國內需求強勁,貿易平衡減弱。

              截至2023年6月底,阿根廷的凈國際儲備(NIR)積累、基本財政平衡和財政赤字的貨幣融資的績效標準(PCs)沒有達到此前與IMF協商的水平。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 "s Investors Service)高級分析師Jaime Reusche表示,盡管此次協議給阿根廷政府在大選前提供了一些回旋余地,但要達到新的財政和儲備積累目標將非常具有挑戰性。

              Anker latinomacaica董事費德里科·福里亞塞(Federico furase)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市場要求的是解決宏觀經濟問題,以便積累更多的外匯儲備。由于宏觀經濟的脆弱性,阿根廷處于一種缺乏良性選擇的境地。關鍵在于,IMF的撥款是否足以向市場表明,有足夠的彈藥來安撫金融市場。

              阿根廷推出新的農業美元匯率

              當前,阿根廷正努力應對超過100%的年通貨膨脹率、嚴重的外匯短缺和約40%的貧困率。

              由于創紀錄的干旱使阿根廷損失了200億美元的農產品出口,阿根廷償還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債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阿根廷政府的外匯儲備已經下降到臨界水平,部分原因是阿根廷央行一直在拋售美元,以減緩比索在總統選舉前大幅貶值。

              本月早些時候,阿根廷農業部發布的消息顯示,阿根廷政府自7月24日至8月31日實行新的農業美元匯率。這意味著包括玉米生產商在內的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商能夠以1美元兌340比索的價格向海外出售。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阿根廷研究中心秘書長林華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新的農業美元匯率旨在提升阿根廷的外匯儲備。

              當前,阿根廷面臨嚴重的美元短缺。黑市匯率升至1美元兌550比索左右,比官方匯率高出近一倍。匯率差導致包括阿根廷農業部門在內的出口商不愿意出口,農場主囤積農產品以等待匯率貶值再清出。

              林華稱,阿根廷采取出口匯率高于官方匯率的舉措,旨在迅速結匯,吸引農場主售賣產品,加速官方結匯。這有助于幫助阿根廷政府獲取美元、積累外匯儲備。與此同時,如果出口匯率提高,市場流通比索增加,則不利于控制通脹。

              阿根廷明年經濟形勢可能好轉

              從目前情況來看,阿根廷經濟走勢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IMF在其最新報告中下調阿根廷經濟預測,稱今年或收縮2.5%。

              在林華看來,近期阿根廷匯市波動反映出投資者對阿根廷經濟前景和金融市場缺乏信心,后續一段時間阿根廷黑市匯率大概率繼續貶值。

              不過,阿根廷新的農業季受干旱沖擊較小,這有助于推動農業生產恢復、外匯儲備增加和經濟復蘇。同時,阿根廷與中國的金融合作順暢,今年成果豐碩,中國人民幣國際化對于阿根廷金融市場穩定、償還外債、節省美元外匯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整體來看,阿根廷今年經濟比較困難,到今年年末阿根廷面臨的財政壓力或有望緩解,明年經濟形勢可能好轉。”林華指出。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