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談了個寂寞”!拜登刷爆美國“信用卡”后 美國公務員們坐不住了:起訴白宮
              2023-05-10 08:32:17 來源:

              當地時間9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與國會兩黨黨團領袖就提升債務上限展開談判。談判持續了不到一個小時,由于民主、共和兩黨的立場分歧依然很大,當天的談判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在會議開始之前,當被問及是否會將債務上限短期延長至9月30日時,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麥卡錫稱,他拒絕短期延長債務上限的提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說,美國債務違約的可能性頗為真切。他同時呼吁取消聯邦政府債務上限。

              政府雇員起訴白宮

              拜登:美國不會出現債務違約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凱文·麥卡錫就債務上限舉行會議。

              凱文·麥卡錫在白宮就債務上限問題與總統拜登舉行會議后表示,這次會見并未就解決債務上限問題達成任何有益意見,自己和國會其他幾位黨團領袖將于12日再次與總統拜登會面。

              拜登則表示,就債務上限問題與國會領導人舉行了頗具成效的會議;美國不會出現債務違約;將于周五再次與國會領導人會面;美國政府可以削減支出及財政赤字;但麥卡錫提議的減支方案將損害美國民眾利益;必須排除讓美國違約的這個選項。

              實際上,據彭博社報道,在會議開始之前,當被問及是否會將債務上限短期延長至9月30日時,麥卡錫表示,他拒絕短期延長債務上限。白宮新聞秘書讓-皮埃爾8日也表示,債務上限問題沒有談判余地。

              據海外網援引美國《國會山報》網站報道,當地時間5月8日,美國政府雇員集體對美國白宮及美國財政部提起一項訴訟,反對美國政府執行國會設定的債務上限,并阻止債務上限給雇員帶來的停薪、裁員或休假風險。

              報道稱,這項訴訟是由代表全美7.5萬名聯邦雇員的政府雇員協會 (nage) 提起,受理法院為馬薩諸塞州聯邦初審法院。nage在訴狀中表示,如果達到債務上限,白宮將被迫決定優先支付哪些款項,政府雇員將面臨停薪、裁員或休假的風險。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發聲

              據央視新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在美國《紐約時報》7日刊登的專欄文章中寫道:“(美國)聯邦政府無法為其正常運行提供資金的可能性非常真切。”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8日報道,一些專業人士警告,如果美國政府無法上調債務上限,可能引發金融危機。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5月1日警告說,如果國會不盡早采取行動提高債務上限,美國可能最早于6月1日出現債務違約。

              不過,克魯格曼在文章中寫道,美國現在的財務狀況沒有希臘2009年陷入主權債務危機時那樣糟。

              他說,如果美國真的債務違約,那將是因為“國會眾議院共和黨人試圖利用債務上限來強求政策讓步,他們無法通過正常立法程序得到這些讓步”,“我們不應有債務上限”。

              克魯格曼獲200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創建新貿易理論,分析規模經濟如何影響貿易模式和經濟活動地域。他對經濟危機嗅覺敏銳,1994年預言亞洲金融危機,數年后斷言美國前總統喬治·W·布什執政時期的經濟和外交政策終將引發嚴重經濟危機。

              “拜登把國家的信用卡刷爆了”

              隨著美國債務違約的陰影日益逼近,美國財政部長耶倫7日和8日接連在美國媒體上亮相,警告國會兩黨,如果不能及時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將給美國經濟帶來嚴重后果。

              耶倫8日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采訪時說,如果聯邦政府債務上限未能提高、發生債務違約,拜登總統將不得不決定如何用財政部資源予以應對,屆時會“有多種不同選項,但沒有一項是好的,全是壞選項”。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這是國會的工作,如果他們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將面臨一場由我們自己制造的經濟和金融災難。

              據知情人士披露,耶倫正與美國經濟、金融領域多名企業高管“一對一”對話,解釋聯邦政府債務違約將給美國和全球經濟造成的“災難性”影響。

              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人史蒂夫·斯卡利斯:拜登總統把國家的信用卡給刷爆了,這就是債務上限的原因,這才是我們需要討論的問題。

              美聯社評論稱,在美國黨爭極化的時代,隨著債務負擔不斷增加,債務上限逐漸演變為一種政治攻擊手段。雙方針鋒相對,充斥著復雜的利益算計和政治博弈。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