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頭條丨湄公河三角洲掠影
              2023-05-07 05:28:57 來源:

              湄公河(Mekong River)是一條跨境河流。它發源于中國唐古拉山的東北坡,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后的河段稱為湄公河。

              湄公河的名稱Mekong源于泰語Mae Nam Khong的縮寫。在泰語和老撾語中,Mae Nam的含義均為“水之母”,Khong則指“河流”。


              【資料圖】

              和其他大江大河一樣,湄公河流域也誕生了諸多文明,比如高棉文明的興衰就與湄公河的潮汐變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越南文化也與湄公河水系淵源頗深,至今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還將河運視為主要交通方式。

              在柬埔寨東南部和越南南部,有一片沖積而成的巨大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旱雨兩季分明,土壤肥沃,尤其適合農業生產。得益于此,這里的水稻種植歷史極為悠久,人口也較為密集。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豐富的人文歷史景觀共同構成了這里獨具一格的旅游生態。

              多樣化是湄公河三角洲旅游資源最大的特色。從海島、河口、濕地、紅樹林、生物圈保護區、國家公園到生物資源豐富的自然保護區,無不展示著其多變的魅力。比如,占地2800公頃的龍玉黃自然保護區,不僅被譽為湄公河三角洲的“綠肺”,還是越南最具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這里不僅棲息著數百種珍稀動植物,還有不同種群的濕地生態系統,是當地乃至整個湄公河三角洲的生態寶庫。

              除此以外,水上市場旅游也是當地最有吸引力的旅游形式之一。水上市場是當地河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僅區域內就有11個大型水上市場。其中,位于越南芹苴市的蔡讓水上市場被稱為湄公河三角洲最著名的水上市場。由于交通便利,多年來這里的船只數量不斷增加,市場規模也在日益擴大。

              游客若來參觀,選擇公路、水路皆可,不過相比較而言,還是乘船游覽更為有趣。蔡讓水上市場全天開放,從凌晨到早上8點最繁忙。市場上的主要產品包括時令水果、蔬菜等農產品,還有手工藝品、家用電器等。為滿足顧客長時間“掃街”的需求,船上會出售一些現成的食物,如面、粥、面包、汽水、啤酒等。

              更有意思的是商販們的生活日常,他們大多來自附近省份,船只既是他們的鋪子,也是“移動的家”。很多人長年居住在這里,鄰近的商家與其說是競爭對手,倒不如說更像鄰居。這也是湄公河三角洲水上市場貿易商的寶貴特征,當地商人的友善和好客也造就了水上市場文化之美。

              近年來,湄公河流域各國紛紛加大了對旅游業的支持力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項舉措發生在2018年。當時,諾瓦蘭集團、波士頓咨詢集團(BCG)和湄公河三角洲同塔省、檳椥省、安江省領導人同意共同啟動湄公河三角洲旅游開發項目,目標是使湄公河三角洲成為亞洲第一大河濱旅游目的地。BCG預計,到2030年湄公河三角洲13個地區的旅游收入將達到36億美元,可吸引游客1900萬人次,并創造約30萬個就業崗位。

              不過,也有機構研究表示,盡管湄公河三角洲地區旅游資源極為豐富,但基礎設施等“硬件”以及營銷推廣、服務配套等“軟件”短板明顯,已經成為制約當地旅游業發展的瓶頸。比如,BCG建議,應啟動專門行動升級交通基礎設施,包括改善水路系統,開通更多國際航線,完善高速公路體系,將主要旅游城市之間的通達時間縮短至2小時以下。另有專家建議,應著重開發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特色旅游,如同塔省可定位為“蓮花和鶴的王國”,檳椥省可主打“椰子王國”品牌,從而實現差異化發展。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