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讀:全球央行月報May|暫停加息“潮起” 緊縮周期迎來關鍵轉折點
              2023-05-06 21:37:41 來源:

              在一年多的激進加息過后,本輪加息周期已經接近畫上句號。

              進入4月,繼續加息的央行已寥寥無幾。新西蘭央行大力加息50個基點,澳大利亞央行、加拿大央行、韓國央行、印度央行、印尼央行等紛紛按兵不動。到了5月初,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同時也暗示可能將暫停加息;去年行動更遲的歐洲央行將加息幅度“降級”至25個基點,但暫時并未打算暫停加息,已經成了“少數派”。

              (數據來源:各央行官網、21世紀經濟報道)


              (資料圖片)

              本輪加息周期迎來關鍵轉折點

              在美聯儲大力加息500個基點后,本輪加息周期或已迎來關鍵轉折點。美聯儲本周宣布加息25個基點,并暗示可能會暫停進一步加息,給決策者們時間去評估最近多家銀行倒閉的后果,等待美國聯邦債務上限政治僵局的解決,并監測通脹演變進程。

              (來源:美聯儲、21世紀經濟報道)

              美聯儲官員從3月的政策聲明中刪除了“一些額外的政策上調可能是合適的”這一關鍵指引,暗示官員們可能會在下一次會議上暫停加息。美聯儲在最新聲明中表示,將監測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發展情況以及之前加息的影響,以確定進一步的政策緊縮在多大程度上可能是適合的,使通脹逐步回落到2%的目標。

              當被問及最新聲明是否表明美聯儲準備6月份暫停加息時,鮑威爾并未把話說得太死:“這是一個有意義的調整,我們不再需要說預計將進一步加息。將來我們的政策行動將取決于經濟數據的表現,會在逐次會議上做出,等到6月份會議時我們還會談到這個問題”。

              盡管對加息的立場出現了明顯轉變,但鮑威爾仍不愿承認短期內存在降息的可能性。鮑威爾強調,美聯儲官員對通脹的展望不支持下調利率。“鑒于我們認為通脹需要一些時間才能下降,因此降息不合適。如果通脹仍然偏高,我們不會降息。通脹前景展望并不支持美聯儲降息。”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美聯儲正面臨抗通脹、穩經濟、防金融風險的三重困境。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速顯著放緩,同時也弱于預期。具體來看,美國第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初值為1.1%,較2022年第四季度的2.6%放慢了1.5個百分點,而且遠低于市場此前預期的2%。

              在經濟頹靡不振之際,高通脹陰霾也揮之不去,美國第一季度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化季率初值高達4.9%,高于前值的4.4%和市場預期的4.7%,為一年來最高增速,而且連續五個季度高于預期。

              銀行業風波不斷也是不容忽視的風險。從硅谷銀行、簽名銀行再到第一共和銀行,當一家銀行倒下后,人們又會迅速把目光轉向下一家存在相似風險的銀行。年內迄今倒閉的三家美國大銀行擁有的資產甚至已經超過了2008年和2009年倒閉的銀行的資產總和。此外,西太平洋合眾銀行、阿萊恩斯西部銀行和第一地平線銀行正成為新的風暴中心。

              蓋洛普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一些美國中小銀行最近接二連三倒閉,可能正在削弱人們對美國金融體系的信心。在接受調查的1013名成年人中,近一半的人表示,他們對自己存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錢的安全性感到“非常擔心”(19%)或“一般擔心”(29%)。根據此次調查,人們對銀行存款的擔憂程度與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閉后不久較為相似。

              此外,根據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近期發表的一份論文,這場銀行業危機可能要比最初看上去要嚴重得多。研究人員比較了各監管機構在當前危機中的行為以及這些機構自13世紀以來在138個國家近2000次歷史性銀行業干預中的反應,然后得出了結論:眼下可能處于“系統性銀行危機事件”的開始階段。

              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分化加劇

              對比來看,歐洲央行將晚于美聯儲暫停加息。當地時間5月4日,歐洲央行決定將三大關鍵利率上調25個基點,這一“降級”舉措符合市場預期。此前在3月,歐洲央行曾頂著銀行業危機壓力,兌現了加息50個基點的承諾。從5月10日起,歐洲央行存款便利利率升至3.25%,邊際貸款利率升至4.00%,主要再融資利率升至3.75%,達到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來源:歐洲央行、21世紀經濟報道)

              在5月加息25個基點后,接下來,歐洲央行大概率仍難以停下加息腳步。在放緩加息步伐的同時,歐洲央行也強調將繼續加息。未來的利率決議將遵循數據依賴模式,將確保利率具有足夠的限制性,同時以有節制和可預測的速度繼續減少資產購買計劃的投資組合。

              在早前的激進加息過后,如今歐元區正面臨抗通脹、穩經濟和防金融風險三重困境,歐洲央行的緊縮之路更顯艱難。

              一方面,歐洲的通脹壓力依舊嚴峻。5月2日,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4月調和CPI同比增長7%,略高于3月的6.9%。4月核心調和CPI同比增長5.6%,低于3月的5.7%。另一方面,歐洲經濟也“陰云密布”。4月28日,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20個歐元區國家的GDP環比增長0.1%,低于預期的0.2%。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經濟表現慘淡,一季度GDP環比持平;同比來看,一季度德國GDP萎縮0.1%,遠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長0.8%。

              除了通脹和經濟壓力,歐洲也同樣面臨金融壓力。從各大歐洲銀行近期披露的一季度財報來看,存款外流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例如,德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第一季度存款下降4.7%,部分原因是人們對銀行業危機蔓延的擔憂。德國央行的數據顯示,家庭存款較上年同期下降了近8%。

              此外,英國央行將于5月11日公布利率決議,市場預計英國央行將再次加息25個基點。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英國CPI同比上升10.1%,雖然略低于2月份的10.4%,但遠高于經濟學家此前預計的9.8%。

              “鴿王”日本央行則在醞釀退出超寬松貨幣政策。4月28日,日本央行公布了新行長植田和男上任以來的首份利率決議,維持了利率和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政策不變,不過,日本央行刪除了承諾將利率維持在當前或較低水平的前瞻性指引。日本央行表示,將對政策展開全面評估,計劃的時間架構約為一年到一年半。

              更多央行或進入觀望模式

              數十年未見的激進加息浪潮步入尾聲,各大央行的政策決定也變得更加糾結,加息過度可能會引發經濟衰退和金融風險,加息不足可能會面臨通脹失控風險。

              典型的例子便是澳大利亞央行。4月4日,澳大利亞央行宣布暫停加息,將政策利率維持在3.6%,成為銀行業危機爆發后首個暫停加息的主要發達國家央行。

              (來源:澳大利亞央行、21世紀經濟報道)

              但到了5月2日,澳大利亞央行意外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3.85%,續刷2012年以來新高,市場本預期維持利率不變。對于未來的貨幣政策,澳大利亞央行表示,委員會預計可能需要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會仍然堅定將通脹恢復到目標水平的決心。

              關于通脹,澳大利亞央行表示,7%的通脹率仍然太高,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回到目標范圍。中心預測仍是需要幾年時間才能使通脹回到目標區間的頂部。“預計2023年通脹率將達到4.5%,2025年中期將降至3%,加息有助于錨定通脹預期。首要任務仍是使通脹重回目標水平,委員會仍對通脹-薪資螺旋上升的風險保持警惕。”

              整體而言,當下很多央行都面臨著維持物價穩定還是確保經濟或金融穩定的難題。從相同點看,他們都面臨著物價攀升和貨幣政策效力不足的壓力,而貨幣政策的持續大幅收縮又對各國經濟增長和金融系統穩定性帶來沖擊。不同的是,美國通脹壓力回落較快,金融系統風險逐漸上升;英國和歐元區通脹壓力依然頑固,同時金融體系風險也日益積累;日本央行通脹壓力尚在可控區間,但經濟增長長期疲軟;加拿大通脹開始回落,預計在年中將迅速下降。不同經濟體面對不同的經濟增長、物價和金融穩定壓力,貨幣政策節奏將逐漸分化。

              在持續的大幅加息后,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率先暴露風險,給經濟增長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面對這種復雜矛盾的局面,各大央行將在加息問題上更加謹慎,未來或將有更多央行進入觀望模式。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