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際 > 正文
              【財經分析】產油國意外減產催生油價強勁反彈 美國控通脹再遇“難題”
              2023-04-03 21:47:06 來源:

              2日,沙特阿拉伯等多個產油國突然宣布,自5月起至今年年底實施新的減產,這一意外減產大超預期,國際油價大幅飆升,帶動內盤原油系品種集體上揚,SC原油主力合約3日日內收漲超8%。

              法新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沙特等國決定繼續減產,顯示這些主要產油國對數月來原油價格走低不滿。光大期貨能化總監鐘美燕認為,此次產油國聯合自愿減產是對油價的再一次托底,預計4月原油供需平衡表預期將得到極大改變,從過剩走向緊平衡,油價具備了持續反彈的基礎。

              據國投安信期貨能源首席分析師高明宇分析,前期硅谷銀行事件后,歐美銀行系統風險一度主導原油及大宗商品市場情緒,由銀行業危機引發經濟衰退的擔憂令市場一度下調年內原油需求增長預期及油價目標區間。本次超預期的OPEC+聯合減產將對沖需求方面的拖累,布倫特波動區間有望重回80-95美元/桶。


              (相關資料圖)

              不過,主要產油國宣布新一輪減產后導致油價飆升,也將對后續歐美通脹及通脹預期產生負面影響。而就在幾天前,美國公布的2月份消費者支出增長顯示出放緩跡象,還一度提振市場樂觀情緒。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在研報中表示,鮑威爾在2022年3月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聽證會時曾表示,原油價格每漲10美元/桶,就可能提振通脹0.2個百分點。低失業率背景下,美國通脹下行速度較為緩慢,韌性特征明顯;若原油價格持續走高至一定水位,將提升二次通脹預期以及通脹“脫錨”風險,從歷史經驗看,通脹預期脫錨會引發工資通脹螺旋;屆時美聯儲將被動上修加息幅度,這一則引發海外流動性收縮,二則也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的脆弱性進一步上升。“客觀來說,OPEC+原油減產這一線索增加了宏觀面的不確定性。”

              Energy Aspects的研究主管Amrita Sen表示,OPEC+選擇先發制人地削減產量,以應對銀行業危機可能帶來的任何需求疲軟。同時,意外的減產或許也暗含著與美國博弈之意。美國賴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海灣事務專家克里斯蒂安·科茨·烏爾里克森說,沙特基于本國利益做決策,這可能將成為沙特與美國關系的一個“摩擦點”。

              在去年能源成本飆升的情況下,美國一直在推動沙特開采更多石油以遏制猖獗的通脹。白宮此前曾向沙特保證,如果油價下跌,它將介入補充其戰略儲備,而上周,拜登政府公開排除了采購新原油的可能性。

              早在2022年3月和10月,為對抗高油價對通脹的影響,拜登政府曾兩次宣布釋放美國戰略石油儲備(SPR),共計1.8億桶原油。美國能源部(Energy Department)的統計數據顯示,SPR持有約3.71億桶石油,為1984年6月以來最低位,僅僅約為SPR儲備庫存的一半。“美國石油戰略儲備是拜登政府尋求控制油價的方式之一,但不可持續,并且對油價的影響微乎其微。而且,現階段繼續釋放SPR對美國國家安全會造成威脅。”廣發證券認為。

              高明宇也指出,目前美國及OPEC+陣營的合意油價水平出現分歧,雙方關于預期管理和供應的調控仍處博弈期。拋儲作為美國打壓油價的主要博弈手段之一已在去年利用的相對充分,二季度完成2600萬桶戰略儲備銷售后進一步釋放戰略儲備的空間有限,僅能進一步延后此前4000-6000萬桶的收儲計劃。

              她進一步表示,本次OPEC+減產引發的油價大漲令5月聯儲議息會議加息預期升溫,美國后續或主要通過加息預期管理控制通脹溫度,但總體來看,維也納陣營較大美灣地區的供應把控能力更強,有望將油價維持在偏高區間,原油市場二季度仍以多頭配置為主。

              據外媒報道,于4月3日晚間舉行的歐佩克+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JMMC)會議已于發稿前結束。歐佩克+專家小組表示,自愿減產量達到166萬桶/日。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