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際 > 正文
              歐美銀行業危機下,全球央行增持美元開展“防御性”布局
              2023-03-28 13:23:09 來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歐美銀行危機導致資金大遷移,投資者在將存款從銀行提出的同時,將資金大舉轉移進美國貨幣市場基金,3月流入資金規模創疫情來最高水平。

              同時,外國央行“防御性”借貸美元,使得美聯儲海外流動性工具的使用規模創下疫情高峰期的40倍,且籌集的大部分資金可能流入了私人市場。

              數據提供商EPFR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周日,3月已有超2860億美元資金流入美國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創疫情初期以來最大,貨幣基金總資產規模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5.1萬億美元。美國貨幣市場基金通常持流動性高的、低風險的資產,比如短期美國國債。因而,隨著美聯儲大幅提高基準利率,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也達到數年最高。

              資金主要流向了高盛、摩根大通等華爾街大行和大型資管機構,比如富達旗下的貨幣市場基金。從硅谷銀行被FDIC接管的前一天(3月9日)以來,高盛旗下的美國貨幣基金錄得近520億美元的流入,大幅增長13%。根據iMoneyNet的數據,截至上周五,摩根大通的貨幣基金也錄得近46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富達錄得近37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先鋒集團(Vanguard)的固定收益全球負責人Sara Devereux稱:“最近幾周,貨幣市場基金出現了顯著的資金流入,一方面是因為在銀行倒閉的恐慌蔓延之際,投資者紛紛轉向優質資產,另一方面,貨幣市場基金等低風險資產的收益率已經漲至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水平?!?/p>

              全球央行也在“防御性”布局,通過美聯儲海外流動性工具——美聯儲外國和國際貨幣管理局 (FIMA) 回購協議工具來增持美元。美聯儲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的一周內,回購工具的使用規模達到創紀錄的600億美元,約為疫情14億美元峰值時期的40倍。巴克萊銀行的數據也顯示,截至3月22日,回購工具3月的平均使用規模為每周330億美元,表明有機構多次使用該工具。

              巴克萊銀行策略師阿伯特(Joseph Abate)分析稱:“鑒于美元融資利率,我們認為全球央行的美元借貸是預防性的,各國央行希望建立可用的美元儲備以防止銀行危機惡化,但又不想拋售持有的美國國債。”

              與此同時,截至3月22日,外國逆回購池的余額僅增加了30億美元,美聯儲托管的機構證券也僅增加了70億美元。債券市場研究公司Wrightson ICAP分析指出,這說明全球央行籌集的大部分資金可能流入了私人市場。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