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鄭青亭北京報道
當地時間1月3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新加坡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報告稱,2022年的全球增長率估計約為3.4%,2023年預計將降至2.9%,2024年升至3.1%。
(相關資料圖)
與去年10月的預測相比,2022年增長率的估計值和2023年的預測值均被上調了約0.2個百分點,這是因為許多經濟體的增長表現和韌性都強于預期。自2021年10月以來,IMF已三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因此,這次上調或許意味著全球經濟終于在漫長的隧道中看到了曙光。
盡管如此,2023年和2024年的全球增長率預計將低于3.8%的歷史(2000-2019年)年均水平。IMF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沙說,各國央行為抗擊通脹采取的加息政策以及俄烏沖突將繼續在2023年對經濟活動造成拖累。
與全球需求走勢相一致,報告顯示,2023年世界貿易增速預計將降至2.4%,盡管供給瓶頸將有所緩解;2024年,世界貿易增速將升至3.4%。
根據IMF的預測,發達經濟體的增速放緩將更加明顯,其整體增速預計將從去年的2.7%大幅下降到今明兩年的1.2%和1.4%。預計約90%發達經濟體的增速將在2023年放緩。
受美聯儲陡峭加息路線的影響,美國的增長率預計將從2022年的2.0%下降到2023年的1.4%和2024年的1.0%。歐元區的情況更具挑戰性,其增長率預計將在2023年觸及0.7%的谷底,并于2024年回升至1.6%。英國2023年的增長率預計為-0.6%,2024年將反彈至0.9%。
根據IMF的預測,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率,預計將從2022年的3.9%小幅升至2023年的4.0%和2024年的4.2%。約一半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23年的增長率將低于2022年。
在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后,隨著經濟活動的復蘇和人員流動的改善,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去年的3.0%大幅升至今年的5.2%,明年小幅回落到4.5%。印度的增長率將從2022年的6.8%下降到2023年的6.1%,2024年將回升至6.8%。東盟五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今明兩年的增長率預計將分別為4.3%和4.7%。
“印度與中國將占今年全球增長的一半,而美國和歐元區加在一起僅占全球增長的十分之一。”古蘭沙指出,中印兩國將成為今年全球經濟的主要引擎。受中國經濟影響,亞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2023年和2024年的增長率將分別上升至5.3%和5.2%。
全球經濟不利風險有所緩解
IMF認為,全球經濟面臨的不利風險在最近幾個月已有所緩解。“前景并不像我們在去年10月的預測那樣悲觀,隨著增長觸底反彈、通脹開始下降,這可能代表一個轉折點的到來。”古蘭沙說道。
本月早些時間,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冬季達沃斯論壇上表達了類似觀點。她說,全球經濟形勢“沒有我們幾個月前擔心的那么糟糕”,雖然全球經濟增速會較2022年略微下降,但好消息是,增速將在今年觸底,明年將出現上行。
報告顯示,許多經濟體(包括美國、歐元區以及主要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2022年第三季度實際GDP增長都出人意料地強勁。在許多經濟體,這種意料之外的強勁增長得益于其國內因素:在勞動力市場緊張、財政支持強于預期的環境下,私人消費和投資比預期更為強勁。
此外,歐洲能源市場對俄烏沖突做出的調整也快于預期。通貨膨脹也有所改善,大多數國家的總體指標現在都在下降,雖然核心通脹在許多國家尚未見頂。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也為經濟活動的快速反彈鋪平了道路。另外,隨著通脹壓力開始減弱,全球金融狀況有所改善,再加上美元從去年11月的高點走弱,這讓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喘息空間。
但總體而言,全球經濟前景仍面臨下行風險。古蘭沙列舉了的下行風險包括:若出現新一波疫情,有些國家可能重啟抗疫限制措施,這可能令經濟復蘇受阻;俄烏沖突可能會升級;全球融資環境收緊可能會加劇債務困境。另外,不利的通脹形勢可能導致金融市場突然重新定價,而地緣政治的進一步割裂可能阻礙經濟發展。
通脹在低增長環境中見頂
報告稱,預計約84%國家的2023年總體(消費者價格指數)通脹將低于2022年水平。全球通脹將從2022年的8.8%(年平均值)降至2023年的6.6%和2024年的4.3%,但高于疫情前(2017-2019年)約3.5%的水平。
通脹預測值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需求疲軟導致的國際燃料和非燃料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同時,也反映了貨幣政策收緊對基礎(核心)通脹的降溫效應。
盡管如此,IMF警告,降低通脹仍需要一定的時間。到2024年,82%經濟體的年均總體通脹預計仍將高于疫情前水平,而86%經濟體的年均核心通脹率仍將高于疫情前水平。
“通脹消息令人鼓舞,但這場戰斗還遠未獲勝。貨幣政策開始發揮作用,許多國家的新房建設活動有所放緩。然而,歐元區和其他經濟體的實際利率仍然很低甚至為負,許多國家貨幣緊縮的速度和有效性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古蘭沙說道。
古蘭沙強調,在通脹壓力仍然過高的情況下,央行需要將實際政策利率提高到中性利率以上并保持在該水平,直到基礎通脹率處于明確的下降道路上。“過早放寬政策可能會抵消迄今為止取得的所有成果。”
此前,美國前財長薩默斯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警告,如果各國央行沒有完成他們已經開始的工作,讓通脹得到控制,這將是全球經濟的“最大悲劇”。“目前最大的悲劇是,如果央行過早地偏離了確保價格穩定的重點,我們將不得不兩次參與這場戰役。”
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及時優化調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被視為“2023年最重要的經濟大事”。除了IMF,不少國際組織和外資機構也紛紛上調對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認為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將為中國和全球經濟復蘇創造動力。
格奧爾基耶娃就在近期表示,盡管中國經濟去年的表現不盡人意,但很可能從2023年中期開始發力,并再次幫助推動全球增長。她強調,中國從動態清零政策走向復常可能是今年全球增長的最重要推動力。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23年將出現“西方不亮東方亮”的局面。他說,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歐美面臨準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今年有望實現5.7%的反彈,成為全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邢自強看來,今年,美國和歐洲需要消化過去兩年的過度刺激,并繼續化解高通脹,經濟不景氣難以避免;而中國則是要讓經濟重新轉起來,重燃消費和投資的熱情,且無需擔心通脹問題。
瑞士百達財富管理亞洲宏觀經濟研究主管陳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全球經濟將在今年上半年出現溫和衰退,但在下半年出現反彈,全年經濟增速預計為2.5%,低于2022年的3.0%。美國和歐元區均將在年初陷入溫和衰退,2023年全年分別萎縮0.2%;而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4.5%,實現溫和回升。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DavidChao)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22年底,中國經濟增長受疫情影響有所放緩,但放緩幅度并沒有市場預期嚴重。近期發布的中國12月及第四季度經濟數據好于預期,這意味著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可能出現上行驚喜,“投資者應會繼續看好中國開放,并將其視作2023年亞太區市場唯一最重要的催化劑。”
他認為,一旦此輪疫情結束,中國經濟可能會在消費的帶動下迎來漸進但重大的反彈。他指出,疫情期間,家庭儲蓄持續累積,去年超額儲蓄約至人民幣2萬億元,與此同時,自疫情開始以來銀行存款增長近50%。隨著人們對可自由支配物品的信心改善,他們可能會開始消費這些儲蓄,并將部分資金投入房地產市場或國內股市等其他資產。
(作者:鄭青亭)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電影《無名》致敬無名英雄 影片在北京舉辦發布會電影《無名》將于大年初一上映。日前影片在北京舉辦發布會,一眾主創亮相現場。程耳導演表示,這部電影留下了巨大的反轉和懸...
-
蜜雪冰城 奶茶不賺錢曾有網友在脈脈上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手上有100萬閑置資金,是在大城市買房還是回老家開個蜜雪冰城?評論區網友們爭論不休,尤...
-
都市情感懸疑劇《不期而至》熱播 彭冠英和蔡文靜二度合作由《陽光之下》原班人馬打造的都市情感懸疑劇《不期而至》正在優酷熱播。劇集將懸疑與都市情感相結合,彭冠英和蔡文靜二度合...
-
現實題材劇《風吹半夏》周日首播 趙麗穎歐豪李光潔聯手搞事業現實題材劇《風吹半夏》將于周日(27日)首播,劇集聚焦鋼鐵行業,趙麗穎、歐豪、李光潔將聯手搞事業。之前,作家阿耐的小說被...
-
《會畫少年的天空》:60位青年畫家將首次被推至熒屏國內首檔聚焦美術領域的綜藝《會畫少年的天空》于11月25日起每周五晚播出。60位青年畫家將首次被推至熒屏前,由來自不同領域...
-
電影《無名》致敬無名英雄 影片在北京舉辦發布會
2023-01-20 03:07:18
-
蜜雪冰城 奶茶不賺錢
2023-01-04 13:28:52
-
都市情感懸疑劇《不期而至》熱播 彭冠英和蔡文靜二度合作
2022-12-01 20:33:05
-
現實題材劇《風吹半夏》周日首播 趙麗穎歐豪李光潔聯手搞事業
2022-12-01 20:31:29
-
《會畫少年的天空》:60位青年畫家將首次被推至熒屏
2022-12-01 20:29:48